印度一直在努力保護本國工業,繼11月4日突然退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后,今天消息印度突然宣布將對350種被視為“非必需品”的商品增加進口費用。包括玩具、電子產品、鞋類和紡織品等產品。除此之外,印度還將為這些產品增加一項“質量檢查”。
第一步就是以對玩具的質量控制之名限制中國商品進入印度市場以保護本國產業,將對每批貨物抽檢。根據最航運監測,印度約95%的進口玩具來自中國。此次印度再次出臺新規并沒有給予相關企業任何過渡期,導致許多生產企業無法及時調整生產和出運,部分產品因不符合新規在印度無法清關甚至銷毀目的港一團混亂中。部分企業獲知消息已停止向印度出運相關產品貨物。
印度政府外貿部長簽發新政原件如下:

Sample
will be randomly picked from each consignment and will be sent to NABL
accredited Labs for testing and clearance may be given by Customs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roduct cannot be sold. in the market till
successful testing of the sample. Further , if the sample drawn fails
to meet the required standards the consignment will be sent back or will
be destroyed at the cost of importer.
樣品將從每批貨物中隨機抽取,并送至NABL(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認可的實驗室進行檢測。海關將根據檢測情況旅行,產品無法在市場上銷售直到樣品檢測成功。此外,如果抽取的樣品不符合要求的標準,貨物將被退回或銷毀,費用由進口商承擔。
除了玩具,僅電子產品一項,中企供應也占據印度總進口量的30%,相當于每年200億美元。印度還將增加電視機和手機等進口產品關稅以促進國內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