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印度爆發大規模罷工,將嚴控中國進口; 速賣通11月30日起不再接收印度新訂單
印度報業托拉斯消息,根據印度中央工會的說法,該國喀拉拉邦、本地治里、奧迪沙邦、阿薩姆邦和特倫甘納邦日前出現全面停工,其他許多邦的正常生活也受到部分影響,因為有超過2.5億工人參加了全國性罷工。
然而前幾日,印度方面宣布對中國的App實施封禁禁令,影響了這些應用廠商在當地的正常運營。現在又來了....據日前路透社報道,印度接下來將從進口商品的質檢標準入手,嚴格控制來自中國的電子產品。
實際上,印度目前在海關“設卡”將嚴格控制從自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的檢測,印度標準局(BIS)負責控制進口電子產品。此前這些進口的電子產品如果要通關,審批時長從15天延長數倍,超過兩個月或更久,包括海康威視、緯創、小米、仁寶等企業都受到嚴重影響。
今年8月份,有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正計劃提高進口商品的質量標準,實施進口量限制,強制推行嚴格的信息披露準則,并且在商品口岸對來自多個亞洲國家的產品實施更頻繁的檢查。兩名政府匿名消息人士稱,印度新德里政府正考慮采取措施,防止主要是東南亞國家的貿易伙伴將附加值極低的中國進口商品重新運往印度。據悉,印度還擔心來自韓國的大量商品涌入。這些舉措的主要目標是進口筆記本電腦和移動電話的電子零部件、空調、電視、基本金屬、家具、皮革制品、玩具、紡織品與橡膠等產品。
今年6月19日,外媒消息稱, 印度計劃對約300種產品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并提高進口關稅,以試圖對印度國內企業形成關稅保護(印度擬對中國300種進口商品加高關稅!)。之后一周,就傳出印度海關100%查驗中國貨物且暫停清關,蘋果、福特、思科、戴爾的產品以及富士康的電子元件均受到影響,分析印度此舉雖未有公文,但已經為全球供應鏈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事實上,在更早之前,印度在今年2月就已經提高了電子產品、玩具和家具等商品的進口關稅,當時這一決定招致廣泛批評,稱這是針對外國企業的保護主義舉措。當時來自瑞典的宜家(IKEA)表示,對印度采取更高的關稅舉措感到失望。
阿里旗下速賣通:11月30日起 不再接收印度新訂單
近日,速賣通發布《關于印度國家交易的后續安排》,該安排顯示,由于11月24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正式宣布禁止43個中國應用,其中包括AliExpress。因此,速賣通后續將無法給印度用戶繼續提供服務。
關于印度方向的訂單,自北京時間11月30日起(具體以產品生效時間為準),平臺將不接收收貨地址為印度的新訂單。而截至目前仍未發貨的訂單,商家可自行決定是否繼續發貨。
速賣通提示,目前平臺暫未獲取通往印度的訂單物流異常情況,如扣關,丟包,退回等,但也不排除該情況。若因物流異常被扣關,丟包,退回導致消費者無法收貨,商家仍需承擔相應貨物丟失|貨款損失風險。
同時平臺考慮不可抗因素,若商家不發貨請商家主動聯系消費者,請消費者取消訂單,針對該場景取消訂單,無論消費者還是商家原因均不計入成交不賣;若無法聯系到消費者,訂單超時關閉后,平臺每周統計,進行成交不賣免責處理(僅免責系統下單時間為11月1日(含)后且下單地址為印度的訂單)。
此外,發貨時間在11月30日前且仍在運輸途中的訂單, 若消費者發起未收到貨糾紛,若物流無異常且限時達仍未妥投,將全額退款給消費者。若因海關扣關導致銷毀或退回,根據雙方舉證確定消費者、賣家還是當地政策原因后由平臺判定處理。而已發貨且已妥投訂單,如消費者發起貨不對版糾紛,按平臺現有流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