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香港多家集裝箱碼頭運營商包括中遠-國際貨柜碼頭、亞洲貨柜碼頭,香港國際貨柜碼頭和現代貨箱碼頭聯合宣布,將組建“香港海港聯合操作聯盟”(香港海港聯盟),以提升效益,應對外部競爭。
此次聯盟將覆蓋香港葵青貨柜碼頭95%泊位。葵青碼頭是全球最繁忙的深水集裝箱貨運碼頭之一,共有9個碼頭24個泊位,每年可處理集裝箱能力超過2000萬個標準箱。根據簽署的聯盟協議,涉及到香港9個碼頭23個泊位。
香港國際貨柜碼頭首席執行官Gerry Yim解釋說,這將提高客戶的效率,利用率和質量。
此事一出,香港競爭事務委員會作為優先事項開始調查新成立的“香港海港聯盟”,以評估其是否違反公平競爭規則,以防止出現限制或扭曲香港的競爭。有關方面強調有必要避免集體定價或勾結的可能性。

但新聯盟引起了香港托運人的恐慌,擔心壟斷而加重運費成本。碼頭運營商的客戶正在努力了解更多關于聯盟的信息,根據托運人表示聯盟占據了香港95%的市場份額。
香港航運公會(Hong Kong Shipping Council)主席Willy Lin Xuanwu表示,這可能是一種壟斷,葵青貨柜碼頭目前有24個泊位。他表示:“擁有95%的市場份額,該行業幾乎沒有選擇。聯盟可以非競爭協議,在客戶和定價方面達成一致。”
香港海港聯盟計劃在2019年逐步啟動這一合作關系。競爭委員會強調,它正在對聯盟是否違反香港競爭法進行公開調查,并在報告中寫道:“正在調查該協議是否可能存在阻止,限制或扭曲香港的競爭而違反“競爭條例第一行為規則”。
直到2004年,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但中國政府希望加強該國其他主要港口的建設,這一事實有助于改變那里的電力分配。2017年,該港口在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裝箱碼頭名單中排名第六。
香港國際貨柜碼頭的Yim表示,“海港聯盟將確保香港港口作為全球貿易的促進者,繼續為香港經濟作出貢獻。”該聯盟寫道,港口和物流業目前占香港生產總值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