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膠著狀態下,有不少中國外貿出口商、貨代和報關從業者考慮借道東南亞國家利用第三方非法轉口貿易規避美國加征關稅風險。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這一想法可能行不通了,在過去幾個月越南聲明將嚴打此類貿易,以免被美國懲罰影響本國經濟。
日前越南胡志明市海關發現三輛載有假冒越南原產地的中國產品貨柜車,當時這些貨物準備運往海外市場,越南海關及時予以制止。

1月3日,越南胡志明海關檢查貨物時發現有三輛集裝箱車上有4036包標簽上寫著“越南制造”的字樣的貨物,這些“越南制造”是屬于越南平陽省新源福正鄉一家公司從中國進口的。
此外,這些假冒越南產品的中國貨物還標明了貨物的產地等信息。通過搜索海關人員發現這些貨物準備發往一家有美國地址的公司。海關表示該公司進口活動中的原產地造假行為目的在于非法轉運至第三國市場進行銷售。

根據海關的信息,這些中國貨物之所以要冒充越南產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將產品合理化地出口到美國,對于這批貨物的處理,越南胡志明海關正在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罰。

這是越南海關首次用新的規定來處理假冒越南原產地產品,在過去一段時間,越南胡志明海關已經對兩起相似的案件進行了刑事處罰。
此外,越南在進出口原產地確認方面屢屢調整規則,此前,越南工業貿易部發布的“越南制造”(原產地)標準草案規定:
商品標簽上必須標示產地,某一貨品若純粹為越南產地或完全在越南生產,將可標示“越南制造”。
若商品經在越南最后加工階段制成,需滿足符合有關商品代碼(HS)轉換規定以及境內新增價值比率達30%以上等條件,才能標示“越南制造”。
越南海關總局海關管理監察局代局長歐英俊稱,原產地欺詐、偽造危機較高的商品有15類,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紡織品成衣、皮革鞋業和手袋;電腦;電子產品和其零部件;家用電器和其零部件;鋁和鋁制品;鋼鐵和鋼鐵制品;木材和木制品。
越南方面最新一批13種預警產品如下:
越南工貿部近日向各省市人民委員會通報13種出口美國、歐盟和加拿大可能遭到貿易救濟措施和反避稅調查的預警商品名單。工貿部將預警級別分為4級。列入第4、3級的出口商品需要嚴密監控,對相關企業活動進行嚴格檢查;列入第2、1級的商品需要關注和持續跟蹤。
此次被越南工貿部列入預警第4級的是膠合板;
列入第3級的是人造石、鐵皮柜、橡膠床墊、電自行車、貨客車輪胎和耐腐蝕鋼等7種商品;
不銹鋼圈、熱軋鋼板、鑄鋼產品、合成纖維等4種被列入2級;
耐腐蝕鋼和絲帶為1級。
上述13種商品均為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采取貿易救濟措施和反避稅調查的品種。自美啟動調查以來,中國對美出口上述商品金額大幅下降,而同類商品越南對美出口金額大幅上升。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機關懷疑這些商品轉道越南向美國出口以規避雙反關稅,因此越南必須加強對相關出口企業的監控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