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疫情防控處于嚴峻階段。
美國、印度、法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多國告急,此前已經解除的鎖國、封城、宵禁等措施,重新實施。
隨之而來的是,全球對于口罩的需求也大幅增長。

據官方統計,中國已經出口口罩超過114萬噸,約合1200億只,可圍繞地球36圈。
其中,美國進口中國口罩38.24萬噸,約合382.35億只。歐盟國家1-8月進口中國口罩32.36萬噸,約合323.62億只。歐盟國家中,進口最多的是德國,數量為6.54萬噸,約合65.4億只。
除了口罩,酒精消毒棉片等日常消毒物資,也是近期的出口熱點。

因為酒精出口不太方便,棉片就成了熱銷品。不同規格的酒精棉片、酒精濕巾,都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此外,一次性手套、室內消毒劑、各種類型的生活清潔用品的市場需求都很大。
最后,如果各國封城、居家隔離模式持續,家居用品的需求也將大幅增長,例如衛生紙等,出口企業可特別關注。
以上物資的需求正不斷攀升,或許又將迎來一次出口熱潮。
荷蘭宣布封城,強制佩戴口罩
荷蘭首相呂特當地時間10月13日晚宣布,荷蘭從10月14日晚10點起,進入為期四周的“局部封城”時期。
在此期間,全國范圍內所有飯店、咖啡廳和酒吧將關閉。此外,禁止所有商店在晚8點以后,出售酒類產品,并嚴禁晚8點以后在公共場所飲酒。
值得注意的是,荷蘭政府還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首次強制要求民眾在特定公共場合佩戴口罩。此前,由于法律上的制約和各方意見不一,荷蘭政府僅僅是“強烈建議”民眾佩戴口罩。
意大利出臺全國口罩強制令
10月8日,意大利參眾兩院均通過總理府新法令草案,允許當局將國家緊急狀態延期至2021年1月31日,并批準實施新的防疫措施。
意大利總理府已要求民眾,在私人住宅以外的所有其他室內場所,都必須戴好口罩。
捷克疫情反撲,求購口罩遭歐洲各國拒絕
從9月份開始,捷克國內疫情出現反撲趨勢,并從9月底再次進入緊急狀態,并且實施了口罩令,加強公共區域的管控,嚴禁人群聚集。
歐洲地區整體疫情反彈,也讓醫療物資十分的緊缺。捷克由于醫療物資缺乏,因此向歐洲各國求助,但都被拒絕了。
韓國強制要求戴口罩,違者罰款
韓國從10月13日起,強制要求在部分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違反者將被處以罰款。
根據新規,除了特殊人群,如未滿14歲的兒童、由于身體原因不能戴口罩者,以及在洗臉、吃飯等特殊情況下,要求全民在醫療機構、使用公共交通、參與集會等情況時,必須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