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商務部: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酞菁類顏料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商務部公告2022年第3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于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酞菁類顏料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稱《反傾銷條例》)的規定,2022年3月1日,商務部(以下稱調查機關)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酞菁類顏料(以下稱被調查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調查機關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被調查產品是否對國內酞菁類顏料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以及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調查機關作出初步裁定(見附件1)。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初步裁定
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于印度的進口酞菁類顏料存在傾銷,國內酞菁類顏料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二、征收保證金
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采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22年11月1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被調查產品的具體描述如下:
調查范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酞菁類顏料。
被調查產品名稱:酞菁類顏料。
英文名稱:Phthalocyanine,或稱Phthalocyanine Pigment、Pathalocyanine Pigment。
產品描述:酞菁類顏料是具有四個異吲哚啉構造平面大環分子的一種有機化合物,無論是否經過精制及或顏料化。經過精制及或顏料化的酞菁類顏料色澤鮮艷,著色力強,具有優良的耐候性、耐熱性、耐溶劑性、耐酸性和耐堿性,不溶于常規的有機溶劑。
主要用途:酞菁類顏料可用于涂料、油漆、油墨、塑料、橡膠、合成纖維原漿等產品的著色,及作為部分染料(如直接耐曬翠蘭GL、活性翠蘭K-GL等)的原料,在光記錄介質、濾光片等領域也有特定生產用途,產品廣泛應用在建筑、裝飾、汽車、電子電器、包裝印刷、化纖紡織、光電等領域。
該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32041700和32129000。上述稅號項下酞菁類顏料以外的其他產品不在本次調查范圍之內。
對各公司征收的保證金比率在本公告附件2中列明。
三、征收保證金的方法
自2022年11月1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于印度的酞菁類顏料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保證金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征,計算公式為:保證金金額=(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保證金征收比率)×(1+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
四、評論
各利害關系方在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天內,可向調查機關提交書面評論意見。
附件1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于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酞菁類顏料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pdf
附件2 各公司保證金比率列表.pdf
商務部
202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