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財政部長Sri Mulyani于2018年9月10日簽署了一項條例,將印尼買家每天100美元的進口關稅免稅額下調至每天75美元。這條規定已經于10月10日正式生效了。
這意味著,如果印尼的買家(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每天訂購的進口商品超過75美元(含運費),則進口稅將激增。
這條規定對B2C和B2B(尤其是小B)賣家的影響非常大,請大家引起注意。

2016年7月,印尼財政部長Sri Mulyani上任,這位在美國多年的部長深知稅收的重要性,所以一上臺就狠抓稅務改革,印尼的稅制有了很大變化,亂收關稅現象基本消除,貨值高的商品也有了明確的收費依據。
在本次調整之前,印尼進口清關的基本原則是:
貨值100美金以下的貨件免稅;
貨件的海關價值高于100美元和低于或等于1500美元可符合適用以下任何一種清關流程:使用托運收據清關(單一關稅7.5%)或者通過遞交 PIBK/PIB進口申報進行清關。
此后,印尼的B2C跨境電商迎來了一波發展高峰。要知道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人口全球排名第四。據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將有9000萬的印尼人加入中產層或成為消費群體,是除中國和印度之外的世界最大新增消費市場。這些“新貴”們的消費能力不可小覷,他們通過電商平臺購買手表、包包、太陽鏡等,大量電商產品迅速涌入印尼。
不過之后印尼方面就發現有商人利用100美元的免稅額開始鉆空子。
印尼財政部海關總署長赫魯說,印尼海關已經發現很多進口商在利用規則逃稅,比如在線上購買了價值數萬美元的商品,然后將其拆分成幾百筆交易,每筆價值100美元,以逃避關稅。他們發現,這些商品主要集中在手表、皮包、衣服、眼鏡等。
這位海關總署長說,決不能讓這樣的行為發展成為一種趨勢。目前印尼海關已經采用了反分割訂單的智能系統,通過算法來驗證國外發往印尼的包裹。并且這套系統還將集成到其他應用程序里頭去,以審查這一新規的執行程度。
即使是分開的訂單,同樣要被征稅。比如,如果一個人在一天內有三個進口包裹,分別為價值50美元、20美元和100美元,則其進口稅免稅額分別為50美元和20美元,而100美元貨物須征收7.5%關稅。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出口印尼,不要在“貨值低報”這件事上動腦筋了,印尼海關一定會嚴厲打擊,去年時一度到了“一旦發現低申報貨物直接扣留罰款”的地步。
印尼為什么如此草木皆兵?因為印尼盾今年實在是跌的慘不忍睹了,創20年最低。自今年年初以來,印尼盾兌美元匯率下跌了11%,9月的外匯儲備也只剩1149億美元了,要知道1月峰值時還有1320億美元呢,9個月下降170億美元。與此同時,7月/8月,印尼消費品的進口大漲了44%,這再拿外匯去進口哪里還吃得消!
所以在9月5日時,印尼官方突然宣布,對1147種進口商品提高關稅的進口所得稅,以此抑制進口,9月6日立刻生效。
稅率從2.5%上調到7.5%的719種商品包括:建筑材料(陶瓷)、輪胎、視聽電子設備(電纜、音箱)、紡織品(大衣、馬球衫、泳裝);
稅率從2.5%上調到10%的218種商品包括:大部分已經在印尼國內生產的所有消費品,如電子產品(飲水機、錳冷卻器、照明燈)以及肥皂、洗發水、化妝品、廚具等日用品;
稅率從7.5%上調到10%的210種商品包括:整裝進口的汽車和大型摩托車、豪華自行車等奢侈品。
* 這份限制進口的清單下載,請加微信“焦點視界”(ID:focusvision),回復“印尼”獲取。
印尼整體進口管控趨緊,更需要注意的是,進入12月,已經到了其傳統的進口清關“紅燈期”,外貿人一般是聞之色變,因為這段時期印尼海關會聯合其它執法部門對進口清關進行嚴查,清關手續較之前需要更多手續,更長時間,如果操作不當,同時也會相應產生更多的費用,對于一些紅色牌照的抬頭,更是100%會查驗。
往年紅燈期大概會在來年3月結束,不過這兩年的紅燈期尤其漫長,也使得部分出口印尼的企業飽受其擾,貨久久無法清出來,苦不堪言。
所以在當前形勢下,建議大家尋找比較有經驗的貨代來處理印尼清關,在出口印尼時,也不要心存僥幸。畢竟,它是全球最難清關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