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運港口局最新數字顯示,2019年一季度本港貨柜吞吐量同比大跌9.7%,至441.4萬個標準箱。搜航網留意到,與此相反的是,世界各地主要港口已公布的同期貨柜吞吐量卻大部分上升,在全球貨柜港排名中,香港被青島港超越,由去年第七位跌至第八位。

香港被青島港超越,由去年第七位跌至第八位
根據交通運輸部4月18日公布今年3月全國港口貨物、貨柜吞吐量報告顯示,上海、寧波舟山、深圳、廣州和青島港等港口,一季度貨柜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6.9%、3%、1.4%、8.8%和8.6%。其中青島港月內共處理494萬標準箱,超越香港的441.4萬標箱。

香港去年貨柜吞吐量跌破兩千萬個標箱(TEU),比上年下跌5.4%,全球貨柜港排名由第五位跌至第七位,一舉被廣州港和韓國釜山港超越。海運顧問公司Drewry Shipping Consultants Ltd.指出,自上世紀一九七九年起,香港一直位列全球五大貨柜港。

然而,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排名第八位的青島港,去年共處理1,930萬個標準箱,與香港的1,959萬個標準箱相差無幾。故Drewry預料,今年全年貨柜港排名,香港很大機會將被青島港超逾。

對于本年首月香港貨柜吞吐量按年急挫,香港出口商會會長鮑潔鈞表示屬意料之內。他解釋,由于去年十二月,中美貿易談判促成九十天「休戰」協議,很多美國買家尚不確定新一季的訂單情況,所以今年首月導致貨柜量急跌。而全球貨柜港排名,本港下跌至第八位。他估計有機會維持一段時間。
成本昂貴,排名下滑是趨勢
他又稱,本港貨柜碼頭操作成本昂貴,排名下滑將會是趨勢。香港作為轉口港,他希望能繼續保持整體商品出口貨值,以及碼頭能盡快轉型,增加本地自己品牌貨品,有助增加經濟利潤。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表示,目前香港貨柜碼頭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政府支援及補貼。香港作為轉口港角色,很多時商家會首先選擇深圳及廣州等內地貨柜碼頭,香港非商家的首要出口港選擇。他稱,目前商家需要支付船公司近400美元,因此很多廠商會選擇經內地直接出口。
早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干事何立基就曾稱,盡管香港貨柜吞吐量漸被內地超越,然而難公平比較兩地情況。首先,上海、寧波舟山、青島等地急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內貿,反之香港及深圳則只靠外貿,所以增長一定會相對較少。
他坦言對香港貨柜業前景不太樂觀,并預計今季本港貨柜吞吐量或會錄得雙位數跌幅。現在數據出來了,雖然沒有到達兩位數的跌幅,但9.7%的跌幅已是非常大的了。